第(1/3)页 “刚才巴乔夫先生说了关于术后监测的部分,那我针对这一点,也讲讲我们中医院的研究成果。” 方知砚一脸和煦地解释着。 坐在旁边的汪学文同样满脸笑容。 只是那笑容,很僵硬。 这小子到底怎么回事? 我是院长,我怎么不知道中医院有这样的研究成果? 你现在牛逼吹这么大,以后我中医院怎么圆啊? 这也太草率了啊! 可汪学文也不敢戳破,只能时不时地点点头,假装自己也知道。 “现在的术后检测,依赖于心内膜活检和超声心动图检测排斥反应。” “心内膜活检是有创的,但我们中医院设想,可以通过外周血游离DNA检测,早期发现排斥反应。” “这灵敏度,能够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其次,现在异种移植研究停滞,再生医学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不过,我们猜想,可以利用患者IPSC分化的心肌细胞修补移植心脏损伤,或者3D打印血管支架,改善冠脉吻合效果。” 方知砚侃侃而谈,说出来的话甚至让巴乔夫有些震惊。 他只是江安市这么一个四线小城市的医生,他怎么能知道异种移植研究停滞? 他又怎么知道再生医学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 他竟然能够想到3D打印血管支架? 这大胆而又疯狂的猜想,让巴乔夫简直惊呆了。 “天呐,方,你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巴乔夫忍不住惊叹道。 直到此刻,他终于真正的对方知砚展现出了被折服的态度。 这些猜想,跟皇家医学会内部一些顶级学者的想法简直是一模一样的。 可这些猜想,从来没有人外泄过。 毕竟这些都是顶尖的学术机密,涉及到未来的研究方向。 但偏偏,方知砚说出来了! 还如此的完整,具备系统性。 只能说,这个想法在他的大脑之中,已经存在很久,他已经构想很长时间了。 可他还如此的年轻啊。 没想到,这个国家,竟然真的卧虎藏龙,不容小觑啊。 听到巴乔夫的夸赞,方知砚谦虚地笑了笑。 “这些,都只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猜想,至于技术,目前还没有达到,所以还需要努力。” 方知砚很光棍,巴乔夫嘲笑江安市技术落后。 那自己就讲个最先进的,反正你们技术也达不到。 大家一样的落后,谁也别笑话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