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证明我们不是空壳公司,我们有实实在在的企业用户基础,这些企业将来也可能成为包裹来源。” “第二,”陈浩的声音带着一丝狡黠,“下次再去,直接找他们能拍板的主要负责人。 见到人,开场白可以客气,但核心要强硬一点。” “强硬?”朱因有些疑惑。 “对。”陈浩肯定道,“你就直接告诉他们,阿里巴巴和淘宝,代表的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现在和我们合作,是在行业变革初期就抢占最优合作席位。 如果因为暂时的疑虑而错过,等到我们的包裹量真的起来,每天成千上万单的时候,到时候再想来谈合作,条件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直接亮出我们的底牌--‘未来巨大的包裹量’!这不是乞求,这是给他们一个抓住未来的机会!语气要自信,姿态要平等,甚至略高一点。 你要让他们感觉到,不是我们求着他们,而是我们在给他们一个共赢的机遇!” 陈浩的话,像是一道亮光,劈开了朱因脑中的迷雾。 她之前太过于“求”成,反而显得底气不足。 “我懂了,浩哥!”她的声音重新充满了力量,“不是我们去适应他们的旧规则,而是要让他们看到,必须适应我们代表的新规则!” “没错,就是这个心态。”陈浩赞许道,“去吧,按我说的再去谈一次。” 第二天,朱因调整状态,带着精心准备的数据资料和焕然一新的自信,再次走进了那家国有邮政企业。 这一次,她想办法约见了一位级别更高的副总。 会谈中,她没有再过多描绘虚幻的未来,而是展示了阿里巴巴网站的增长数据,然后,她看着对方的眼睛,清晰而有力地说: “X总,我们理解贵公司的谨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