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的,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在埃塞俄比亚有大片的农场,那么去年,” 赫鲁晓夫的眉头一皱,然后说道: “去年我们即便是拿出所有的黄金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在那种情况下,我们的人民甚至可能要挨饿。” 毕竟那是减产1/3以上,尽管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出减产的原因,但是赫鲁晓夫真的被吓到了,因为他很清楚,饥饿会带来什么? 饥饿不仅仅会饿死人,而且还会带来不满。 “所以我才需要来到这里,需要确保这里的粮食生产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从目前我们所获得的报告上来说,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今年这里的粮食产量应该会和去年保持一致。” 米高阳的回答让赫鲁晓夫的眉头微微一条,然后他说到: “去年我们所有的报告也都是这么说的。可是结果呢? 粮食减产1/3。农业部门居然没有任何预测,这简直就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哪怕是直到现在提到农业部门的师资是赫鲁晓夫也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毕竟就他看来粮食的生产是可以有预料性的。 感受到赫鲁晓夫的怒火,米高扬赞同道。 “是的,确实是不可原谅的事情。” 接着米高杨又试探的说道。 “尼基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加大在肯尼亚等地的工作呢? 毕竟那里有着大片已经开发的农场,每年外国人可以从那里获得几千万吨粮食。 如果我们支持的人能够解放肯尼亚的话,那么,对于未来的数量而言,粮食问题就再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看着沉默不语的赫鲁晓夫米高阳接着说道。 “而且就我所知道的情况,现在我们支持的人在肯尼亚的行动是非常有效的,英国人的镇压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激起了当地民众的不满。 如果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进一步援助的话,我相信他们很快就能够取得在战场上的全面优势。” 听米高阳这么说,赫鲁晓夫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确实是如此,而且我们也一直在这么做,但是米高扬同志,我们必须要看到一点的是……那个家伙,是绝对不会轻易屈服的。” 赫鲁晓夫口中的那个家伙不是别人,正是李毅安。因为对其非常了解,所以他才会有自己的判断。 “我相信在肯尼亚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毕竟他是一个非常关心人们生活的家伙,他绝对不可能放弃面包的!” 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会去放弃本国民众的面包呢? “可那又怎么样呢?苏联人民也是需要面包的!” 是的,苏联人同样也需要面包,而作为苏联的领导人,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苏联人民的利益。 在心底发生这声感慨的时候,一名空军少校走过来提醒着他们飞机即将抵达亚的斯亚贝巴。 十几分钟后,飞机降落在了亚的斯亚贝巴,而赫鲁晓夫也成为第一个访问这片土地的苏联领导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