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或许是因为内心比较激动,赫鲁晓夫甚至亲自驾驶了卡车,跟随着玉米收割机一起收获的玉米。 这天在这片丰收的农场上,赫鲁晓夫仿佛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与这片土地和这些玉米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赫鲁晓夫站在农场里,看着那些还在忙碌的身影和那片已经收割得差不多的玉米地,心中充满了感慨。 “这就是苏联的农场啊。” 虽然苏联远在万里之外,但是这里生产的粮食最终将会运往苏联,然后变成牛肉,猪肉,牛奶等食物。出现在苏联的市场上。 看着面前的农场,赫鲁晓夫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心愿:未来整个非洲都会是苏联的农场。 有了非洲作为苏联的农场,那么苏联人的生活水平肯定会超过美国的。 回忆着在美国访问时所看到的美国普通人家的生活,赫鲁晓夫的内心深处是渴望的,他渴望着所有的苏联人都能够像美国人一样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是一种非常单纯且质朴的愿望。 “好了……无论如何,苏联都必须要守护好非洲。” 接着赫鲁晓夫对米高杨说道: “你看……” 手指着已经收获后的田野,赫鲁晓夫说道。 “这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米高杨点了点头赞同道。 “是的,尼基塔,你说的没错,这里确实是我们的生命线。” 在几年之前,米高扬是没有办法理解在非洲开设农场这种事情的。可是现在呢?面对着眼前这片辽阔的农场,他很清楚对于苏联而言,这些农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食物,意味着更好的生活。 “因为这里是我们的生命线,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守护这里,并且……” 赫鲁晓夫的语气变得更加坚毅: “还要帮助其他的非洲国家获得独立,并且帮助他们去是他们的国家。” 而这意味着什么呢? 那就是在非洲要和李发生直接冲突了。 夕阳下,赫鲁晓夫望着远处,在心底自言自语道。 “好了,李,希望你能够理解,苏联人民同样也是需要吃肉的。” 是的! 作为苏联的领导人让人民吃上肉,这正是赫鲁晓夫的责任: “我相信你肯定也会理解这一点的,我的老朋友,毕竟和我都是一样的,都希望我们的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