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如到控制中心看看雷达界面?“ 很快他们就到了雷达指挥车的内。 相控阵雷达的显示屏前,克劳德仔细观察着那些跳动的光点。作为一位拥有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的军官,他立刻认出了这种雷达的独特优势——不需要机械旋转,电子扫描的速度是传统雷达的十倍。 “这套系统是全世界第一套相控阵雷达系统,它能同时追踪100个目标,” 张逊指着屏幕,用稍显得意的语气介绍道: “并且引导8枚导弹攻击其中3个最高优先级目标。” 穆勒少校凑近克劳德耳边: “真的非常先进啊!哪怕就是美国人都没有。” 克劳德点了点头。 大概是几年前,欧美各国才开始有了相控阵雷达的概念,而现在sEA却已经把它制造了出来,并且投入了使用。 这真的是太过惊人了。 “张先生,” 克劳德故意提高音量,问道: “我注意到演示中目标高度始终保持在3000米以上。如果遇到贴地飞行的巡航导弹呢? 比如类似于战斧的巡航导弹,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俄国人似乎也开始装备了类似的巡航导弹。” 工程师的笑容僵了一秒。这个德国人太敏锐了——“天箭3“对超低空目标确实存在探测盲区,去年军方的测试报告就指出过这个问题。 “理论上系统可以应对任何高度,它当然可以拦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张逊开始就是标准话术。 “但是这款导弹是一款远程导弹,他的射程高达120km,对于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拦截,我们更倾向于采用高射炮或者其他近程防控系统,我们公司研制的30毫米自行高射炮,就是一款非常适合拦截巡航导弹的武器,因其射速优势,更适合打击低、慢、小目标,尤其是巡航导弹。而且也极其适合陆军坦克部队。” 这已经不是话术了,而是推销,事实上,张逊并不仅仅只是工程师,他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推销员,不过,德国人显然对其没有多少兴趣,毕竟,德国也正在研制自行高射炮。 而且它的口径更大,是35毫米。 “嗯,在军队的使用确实需要搭配近程防空系统,我明白。” 克劳德善解人意地点点头: “毕竟没有完美的武器,术有专攻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