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很快,‘贝卡诺夫募集了三万镑’的事就闹得整个波尔蒂港人尽皆知——起初那些投资者不担心,是因为贝卡诺夫从卡文迪什手中买下了「金烟雾」的一部分股份。 就算他失了信,金烟雾总不会长了脚。 可现在,他们开始担心了。 因为「金烟雾」的股份价值远远低于三万镑。 不过一天。 就有不安的投资者登门拜访,商量收回本金了。 即便贝卡诺夫声称:倘若现在收回本金,就再也不许参与,那些投资者也一百个同意。 再然后。 他们发现,贝卡诺夫‘抱病’躲了起来,不再出现。 这一下,整个波尔蒂港‘炸开’了。 …… 二层阳台。 细品咖啡的男人坐在镂空象牙色矮靠椅上,翘着腿,悠然欣赏街上的风景:经主人指使的仆人们成群结队,穿过大街小巷,前往哈罗德·贝卡诺夫的公寓。 “银行界有个说法,叫‘挤兑’。” 兰道夫淡淡道。 “每一个商人口袋里的钱,就像一根‘链条’——我们用这粗细不同的链条牵动‘生意’。如果生意够大够重,链条就必须跟着更加坚韧粗壮。” 男人眯着眼睛,话语中流淌着不尽的戏谑。 不染血的战争,恰巧是他最擅长的。 “就像泰勒刚开始做烟草生意,用借来的链条牵引船只、烟草货物和雇工——我们从其他人的口袋里借链条用,就不必自己有那么殷厚的底蕴。” 他说。 “但罗兰,你知道这做法危险在哪吗?” 罗兰点头:“断裂。” “没错。” 兰道夫放下咖啡杯,用那双夹着雪茄的手,指着阳台下一辆辆疾驰的马车。 “哈罗德·贝卡诺夫先生现在要面临的问题,可没那么好解决了。” 杰夫·卡文迪什的法子不罕见。 他自以为模仿了他们,实际上却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伦敦城的骗局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主体」,也就是说,罗兰、兰道夫和萝丝打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他们给出的高回报,只是为了骗取更多的金钱,让这金灿灿的雪球越滚越快,越滚越大。 而杰夫·卡文迪什的做法则不同:他用一个实打实的‘真人’,用真实的金银,更快速的取信了这些投资者。 但存在发起人的后果就是,当整件事出现纰漏,就会出现可怕的连锁反应。 很快,他用言语筑起的堤坝,那虚假、一戳就破的华丽伪装,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崩溃——他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 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