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昆明,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 它春城的称号,来自于明朝时期的被贬官员杨慎,一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季春,成就了昆明春城的美名。 这座花枝不断的城市在明朝之前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自明朝开始外来人口被大量迁入,以四川、贵州和湖北为主的汉人,渐渐占据总人口的多数。 至此,一座多民族杂居,融合的城市出现,其多元文化的特色极其鲜明,主流语言是西南官话,学习如何说有点难度,听的话比较容易能听懂。 彼时昆明的街道上鲜有高楼大厦,道旁多是看上去有些古旧的两层木质房屋。 汽车和公交车也不多见,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来往人群和二八大杠是主流。 昆明有条路叫北京路,路的尽头就是火车站,火车站大楼上方伫立着三个红色的大字,‘昆明站’。 从京城出发,颠簸三天的李向东三人,跟在大部队的末尾,走员工通道穿过火车站大楼。 虽说京城和昆明这两座一北一南的城市,在语言和饮食文化等生活习惯上大相径庭,但殊途同归的是人情世故。 李向东掏出一包极具京城特色的大前门,然后悄悄的塞进招待所员工手里,然后不出意外的他们三人被分到了一间房间内。 “真舒坦啊。” 侯三进屋直接把自己扔在床铺上,从火车上下来后的踏实感,让他有种说不出来的舒服。 “东哥,咱们中午还去吃米线呗?这米线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每次过来吃都吃不够,东哥,你会做不?” “不会。” 李向东回答的干脆,侯三闻言长叹一声,“可惜了了。” 感慨完,侯三起身走到洗漱的阿哲身边站定。 “阿哲,我问你个问题啊,咱们先说好不许急眼。” 阿哲擦脸的动作停下,眼睛直勾勾的看过去,“你说。” “想当年吧,是吧,就是你们爷俩被发配到哪来着?” 听到侯三问这个问题,阿哲感觉往事回涌心头。 “云贵交界,具体的地方就不说了,说了你也不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