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毫无疑问,微博就是内娱饭圈最大的聚集地,也是内娱群星线上厮杀的主战场之一。 在贴吧落寞之后,斗音崛起之前,这个“之一”甚至可以去掉。 而作为现如今,明星商业价值量化的重要标尺的明星势力榜,就是饭圈打榜、刷榜最严重的阵地之一。 不同于传统榜单,明星势力榜剔除了专业人士的评定审核,完全由粉丝决定。 榜单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当时单纯以粉丝量、互动量,作为评价明星影响力的标准。 这种评价体系太过粗暴简陋了。 换句话说,平台可施展的空间太小了。 微薄需要更多的变现渠道,更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掌握了评价标准,自然也就掌握了话语权。 明星势力榜最初是由提及量、互动量、搜索量,以及爱慕值四项组成。 前三项,需要明星多多营业,跟粉丝互动。 或者直接跟专门的打榜公司、平台,购买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点赞数,以增加这几项的分值。 第四项需要粉丝购买鲜,以增加明星的爱慕值。 每一项的背后,都是白的银子。 虽然之后微博多次调整规则,美其名曰“剔除粉丝打榜乱象”,但每次都留下了可供粉丝钻空子的缝隙,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变化。 吃的就是粉丝经济。 说来,自从宁洛出道开始,更准确的说,是在偶练末期开始,他就一直牢牢霸占着微博明星势力榜榜首的位置。 最开始的时候,他的对手是同期崛起的蔡旭鲲,以及四大三小、归国四子等老一代顶流。 后来变成了青、创的二三代,朱一泷、李贤、肖站、王奕博,以及近期开始冒头的时团等新生代流量。 来来回回换了这多茬,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鲲鲲和易羊千禧两人。 前者是他拿来拉踩、挡枪的,没有下死手搞过。 后者他一直想干死,可惜干不掉。 嘁~ 这一次,明星势力榜的下线,倒也确实是让宁洛失去了一个装b打脸的极佳道具。 不过也没什么好可惜的就是了。 现在的他,以及他的粉丝,早已不需要这些榜单来撑场面。 直接用实绩和作品来打脸,更直接,也更有效。 至于专辑限购这一点,宁洛就更不感到可惜了,甚至还有点小高兴。 从发行首张单曲《海底》开始,他便一直在实行限购策略,从限购100,到限购10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