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虽然没在线下见面,但宁洛一直有跟导演和编剧等人,保持很好的沟通,就角色性格和剧情讨论了很多。 而且在演唱会筹备期间,他也跟导演以及几位主要演员,开过几次视频会议,倒也勉强算是认识了一下。 会议室内。 主创成员已经到的差不多了,正互相间低声闲聊着,还有一个小女孩嘻嘻哈哈的笑声,不算吵闹,氛围十分和谐。 而随着宁洛步入会议室,房间内的谈笑声倏地一滞,承担监制一职的韩岩导演眼睛一亮,起身笑着迎了过来。 看着对方脸上那个“同道中人”的笑容,宁洛也扯出一个热情的笑脸,但心里其实是有些抗拒的。 汪凯才是韩导的同道中人。 他没有半点想要跟两人“同道”的意思。 半点! 跟韩导哈拉两句,宁洛又跟两位特意赶来的制片人,熟络的打起了招呼。 这两位制片人,其中一位是他的“好大哥”,新历传媒高管陈英捷,跟他是利益深度捆绑的关系。 宁洛之前的出演的《庆余年》和《卿卿日常》,都是由这位担任总制片。在他确定接下这部戏之后,新历传媒、企鹅影业等几家公司,也跟着一块参与了进来。 事实上,《人生大事》这个项目,宁洛本人也只收了很少的片酬,将大头折算为投资份额,还额外投了一笔,入股参与分红。 这种演员片酬入股项目的方式,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不算多,但也不少的一线、头部演员,都这么做的。 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与制作方的合作,还能在基础片酬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收益,大大提升了演员的片酬想象空间,同时也使得实际收入,变得更为隐形。 不过这份额外收益的多少,要看项目本身和演员的眼光,没有直接拿片酬来得稳定。 宁洛对自己,以及这个项目,都还挺有信心的。 主要是成本低,稍微卖卖座,就比他拿死片酬高上不少。 当然,这是在他严格遵守“限薪令”的情况下。 对于那些有想法,并且有各种渠道绕过限薪令的明星来说,人家还真不需要像他这么麻烦。 另一位制片人出自连瑞影业,曾经担任过《小红》的制片,跟宁洛也算得上是熟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的投资眼光很好,像是《八佰》、《小红》、《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等影片,都有这家公司的影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