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句,【没什么大愿望,没有什么事要赶】,“愿”字其实就换了档位。 只不过因为宁洛的换声点磨得太好了,并不会给人一种过虚或过实的别扭感。 甚至不仔细聆听,几乎会认为是在一个档位上。 “事要赶”的处理,则更加细致。 “事”字转弱切头音,轻机能处理,之后的“要”字再渐强。 如果不这样处理,开头第一句,就会直接劝退大部分想听这首歌的人。 太多奇怪的真假音切来切去,将会完全破坏这首歌轻快、自然的意境。 但问题是,升a4轻机能处理,对男声来说,难度实在是太高了。 而宁洛堪称极致的唱商,以及先天偏高且多变的声线,让他得以本能般的处理到近乎完美的程度。 之后的【哪个风景都漂亮】,则是连续的升a4,并且是直接选择了平衡头胸比,让声音渐渐变实的演唱。 副歌部分的难点,和主歌部分是类似的,需要不使用重机能,而是用轻机能去处理,头声占比更多,频繁切换档位。 而宁洛之所以能做到,除了优越的唱功,极致的唱商之外,宁洛得天独厚的嗓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他的声线和音质又集中又平衡。 集中则入麦,穿透性极强,能够直直钻入听者的耳朵。 平衡则又可以让听者感到舒适,不刺耳,不突兀,不喧哗。 这让他的嗓音可以在虚实之间,轻松且顺滑的反复横跳。 这首歌的各个细节和难点,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首为宁洛量身定做的曲子。 太多的轻机能切换,太多的气声渐弱、渐强处理,对歌手的声线集中度和档位丝滑切换能力的要求,高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 一旦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变成一首“搞笑曲”。 举个不太恰当,但多少有那么个意思的例子,《忐忑》的众多翻唱。 总之,这个舞台,既体现了宁洛静水流深的功力之所在,也展示出了其让人羡慕的牙痒痒的离谱天赋。 有两件事可以确定。 一是,今夜过后,网上肯定会出现巨多up主,甚至是歌手翻唱。 二是,几乎所有翻唱,都不可能比得上原唱,甚至会让人感觉十分别扭。 听好姐妹巴拉巴拉一大堆,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大蜜蜜眨巴眨巴眼,想要说点什么,但感觉又只能阿巴阿巴,最后只得抿抿嘴,吐出两个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