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办法-《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


    第(2/3)页

    由于各种原因,李渊在位初年的命令划分有点儿问题。

    特别是李渊与三个儿子在下达命令的时候,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导致手下的大臣,只能根据下达命令的时间早晚来执行命令。

    比如李渊下达圣旨的时间比秦王的教令晚。

    有关部门便执行秦王的教令,而不是李渊的圣旨。

    唐朝统一之后。

    李渊着手解决命令划分不清的问题。

    但很多官员依然还是按照之前的习惯形式。

    洛阳之战后,秦王将几十顷无主耕地赏赐给了李渊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

    原因是因为淮安王李神通,立有战功。

    但张贵妃在李渊的身边吹枕头风。

    李渊命令堂弟淮安王李神通,这块儿耕地送给张贵妃的父亲。

    宗室兼有战功的李神通,当然不愿意把耕地白白的送给寸功未立的张贵妃的父亲。

    他便按照“命令先到既有效”的惯例。

    拒绝执行李渊到命令。

    本就支持太子的张贵妃趁机,在李渊面前诬告李神通依靠秦王的支持。

    而抢走了属于自己父亲的耕地。

    李渊立刻把秦王叫来严厉训斥。

    面对父皇的责难。

    秦王提出了两个辩护理由:

    第一, 李神通是立有战功的宗室封王。

    而张贵妃的父亲是寸功未立到外戚。

    不能夺功臣的赏赐来讨宠妃的欢心。

    第二, 李渊的命令是在耕地已经确定属于李神通后下达的。

    皇帝不应该强行将已经,明确有主的耕地无故送给别人。

    然而李渊完全不停秦王的辩护,而是说了一句极有杀伤力的话:

    “我的诏令还不如你的王教令管用吗?”

    但李渊在事后对裴寂说:

    “这小子长期在外带兵,专制惯了,又被那些读书汉教唆,不再是我以前的那个儿子了。”

    可见,这场夺地之争,已近严重损害了李渊和秦王的父子关系。

    也加剧了李神通与张贵妃的父亲张广平之间的矛盾。

    最后,还是张贵妃的父亲张广平把那几十顷耕地要了回来。

    范大福看完脑中涌入的这段资料。

    心里暗想,好啊!

    这回有办法了!

    范大福马上写了一封拜帖。

    打算去求见淮安王李神通。

    淮安王李神通,在京城长安城也有府邸。

    范大福叫来一名伙计,拿着拜帖去送到淮安王李神通的府邸。

    范大福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消息。

    因为范大福的职位太低。

    淮安王李神通,搭理不搭理范大福还得看心情。

    等了几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