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百官七品官吏以上皆以次奉贺贡献礼物。 礼毕置酒,以尊卑次起上寿。 唐代的大朝会中还有一项年终考计制度。 地方州郡的一把手或主要僚属需带上"计簿"("统计报表")。 到宰相府上报年度的"地方成绩",名曰"上计"。 也就是说,得上报一下辖区去年的收入, 让朝廷从中考量这个地方人员是"称职"还是"不称职"? 这一"上计",有时还由皇帝亲自出马"受计",就是直接听取地方人员的汇报。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皇帝赐宴,满朝文武被折腾了半天,最后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 但正如吃过宴会的人都知道这种宴会其实只是一种规格一样。 皇上赐宴的这顿饭也并不可口,其中的一道主菜即腊肉,是昨天祭祀用的猪牛羊肉。 祭祀用的猪牛羊肉是不放盐的,太监们用刀子割成小块,分赐群臣,这种毫无味道的白肉, 吃起来苦不堪言,但又不能不吃。 有的大臣这种宴会吃多了,便在私下里有所变通。 他们事先在家中把手绢放在五香肉羹里煮出味来,到时候一边吃肉,一边拿出手绢出来擦嘴。 这样以来,肉有了味道,又不会被参以无礼和不敬。 但绝大多数的臣子即没有这样的经验也没有这样的胆量,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吞。 因此,正如尉迟恭这大老黑所说的,一个个都“嘴里淡得出鸟来啊!” 范大福是酒店老板,距离皇帝也远,没有人注意他。 他偷偷地拿出来盐巴和胡椒粉,分给西门飘雪一些,两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啊! 这时,皇上还让宫廷舞姬出来跳舞。 歌舞升平的,其乐融融的,一派盛世美景。 有人提议,今年风调雨顺,又有如此美景,应该做些诗作,以祝酒性。 有人诗云: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好诗!好诗!” 有人摆手鼓掌,说: “我们每人志愿一首诗,谁不作诗谁被罚酒三杯。” 范大福心想:一帮酸腐文人,还没事诗作,坐那那湿吧! 看看你们能做出什么垃圾诗来啊? 预知后事如何?下集更精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