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播磨国内,能让足利义晴称一声赤松叔叔的,也只有兼任播磨、备前、美作三国守护大名的赤松家家督——赤松义村,而那蓝衣小男子,正是赤松义村只有七岁的次子——赤松晴政。 公元1508年,流亡归来的足利义稙在大内义兴与细川高国的支持下联合中国(日本令制国名称,并非明廷)地方和九州的大名进军京都,击败足利义澄复辟为将军。 被击败的足利义澄在家臣帮助下逃往近江国,准备伺机夺回将军之位。而足利义晴正是其父在逃亡期间诞下,义晴出生后不久义澄就病逝,未能完成夺回将军之位的遗愿。 公元1513年2月14日,义澄派和义稙派达成和解,足利义稙将军之位得到确定,足利义晴则被送往播磨国,受到义澄派重要人物赤松义村的庇护和养育,所以足利义晴与赤松义村的关系之亲密早已超出普通主臣。 赤松义村严肃的“嗨”了一声说到:“大人放心,属下一定竭力争取!”说罢,便翻身上马,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中绝尘而去。 日本,南海道,阿波国。 身披墨色武士甲的细川澄元目露凶光,不断的用匕首将面前案板上鲜血淋漓的肉块切成细条状,丢给身旁一只体格硕大的金眼神鹰。 案板前的地上恭敬的跪着一名身披盔甲的武士,武士一动不动,眼睛紧盯地面,生怕一个走神就会使澄元迁怒于自己。 细川澄元虽面色凶狠,但微微颤动的双手,却仍掩盖不住内心深处的激荡:足利义稙居然派信使邀请自己上洛? 上洛本为上京,前往都城之意,此语引用于中国。洛是指洛阳,周代以后天子常定都此地,故渐被用作京城、国都之意。 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因此上洛被用于形容实力最强的地方藩首(大名)集结大军开往京都表明地位的过程,有些类似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九合诸侯”(称霸诸侯)等。 早就听说大内义兴出走,细川高国与足利义稙对立加深,但还是没想到足利义稙居然会主动派遣信使邀请自己上洛。虽然是想利用自己来打压细川高国,但自己也可以趁此良机夺回家督之位! 想到这里,细川澄元将心一横,切下一条鲜血淋漓的生肉条塞进嘴里咀嚼半晌后,对面前跪着的武士说道:“回去告诉足利将军,就说我感谢他的大度和信任,一定会按照约定时间上洛,誓死为将军效力!” 跪在地上的武士这才“嗨”了一声,然后起身离去,留下细川澄元在原地静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