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钦灵曾想过帮助父亲夺取皇位,或直接去辅佐嘉靖治理天下,搬用现代社会的一套模式治理天下。 但随着朱钦灵对所处时代的了解,就越发觉这个想法不可能实现。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还不足以支撑生产关系的转变,虽然江南一带此时已经发展出富庶的商品经济,但这些富商巨贾背后依然是各方势力在操控,他们不过是为各方势力赚取钱财的“工具人”。 而这些势力即便有再多的钱,也只想用于谋权夺利,稳固、扩大自己的统治而已,因此生产关系根本就难以撼动。 况且皇帝作为最大的地主,只会想方设法维护统治,无论是朱厚熜还是朱训桢或者其他人坐上那个位置,都不会改变。 朱钦灵也曾设想自己坐上皇位改变这个制度,但一想到对手是整个士绅阶级加上天下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就明白用皇权去动摇支撑它的封建基础是及其愚蠢的想法。 再者,此时世界的科技水平仍极度落后,自己的一些超前想法根本不可能被理解。 西方世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与东方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但科技发展依然十分落后,宗教依然占据着大部分人的精神世界。 而东方以大明为首的国家虽然没有神权的桎梏,但皇权却得到进一步强化,达到历史巅峰。 在统治者看来,这些科技不过是“奇yin巧技”,只会造成统治隐患,因此除了江南一些作坊和朝廷掌握的军工作坊采用器械生产外,普通百姓还是靠着一杆锄头一头牛,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熄的生活。 最让朱钦灵绝望的是,此时的民众基本还没有开智,经过儒家数千年的统治,民众都是尽心尽职的良民,若是此时跟他们宣扬什么“平等、自由”,只会被人当做叛逆看待。 想到此处,朱钦灵在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这个问题在当世根本无法解决,还是先提升武功除去魔头,保万民安生,而后再思考如何实现天下大同吧。 就在气氛陷入沉闷时,店小二又及时走过来,往桌上端了几道美食,边上边向二人介绍这些菜名,什么“都拉巴”“坨坨肉”“荞粑粑”之类的摆了一桌。 母子二人默契地避开刚才的问题不谈,转而谈论桌上的美食,气氛因此才稍微好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