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求助-《抗日之铁血锄奸》
第(2/3)页
淞沪会战失利后,原处于华界的大部分工商界都撤到租界去了,没有离开的,大部分是在租界没有背景,以及一些小老板和小商户之类,往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
南京沦陷后,鬼子把上海当成自己的大后方,同时也想寄希望于租界这个国际金融大舞台,盘活国内的经济,至少想做到“以战养战”,所以尽力想尽快促使上海华界的繁荣。
为了不让鬼子直接与华界老百姓发生冲突,除了扶植伪上海大道政府外,他们还在宪兵队下面成立了侦缉队,实行所谓“以华治华”政策。
但华界工商业尚未形成气候,只有有限的几条街恢复了一点人气,但与淞沪会战前还是相差甚远,而包括侦缉队和伪大道政府的警察局,却利用手中的权力欺行霸市,搜刮民脂民膏。
凌风所在的这个小队,过去负责的是居民区的治安,因为凌风的到来,加上侦缉队队长向宝林心里的那点小算盘,希望通过凌风与鬼子高层搭上关系,所以把比较繁华的一条街,交给他们管理。
所谓的繁华仅仅是相对而言,这条街上被炸塌的建筑较少,损坏不多的地方也进行了修复。放眼看去,一些建筑还隐隐透射出往日的奢华,只是原主人大多不在,住在里面的都是淞沪会战后进城的乡下人,和华界其他区域家园已经沦为废墟的难民。
除了每天戒严时间里,鬼子的宪兵队会出现在这里,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身穿军装的鬼子很少见,不过伪警察局和伪侦缉队的人倒是不少,有的穿制服,更多的穿便衣。
凌风跟着杨瘦子和刘胖墩来到这条街上,发现除了小摊小贩外,这条路上最大的是两个日本的商号,一个是大和洋行,主要经营一些日用品。还有一个是九州福寿膏馆,也就是鸦片烟馆。
杨瘦子和刘胖墩跟在凌风身后时唯唯诺诺,但对那些摊主和小店的老板却是趾高气昂,不停地吆三喝四地跟他们打着招呼,意思是份子钱也就是保护费正式易主了,不过大和洋行和九州福寿膏馆却不敢涉足。
凌风心里惦记着要去找那个拉黄包车的游击队员,拦了一辆黄包车,让杨瘦子和刘胖墩在这里看着,他自己径自前往租界。
租界虽然不大,但拉黄包车的很多,要想找到那个游击队员并不简单,好在他的运气不错,在租界转了个把小时后,还真的碰到了那个游击队员。
凌风一屁股坐到了他的黄包车上,直接要求去见龙可云,那个游击队矢口否认,一个劲地说他认错了人。
他也不多说,指着旁边的一个茶楼说道:“一个小时之内,如果见不到龙可云,我就直接把你送到宪兵队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