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考察-《抗日之铁血锄奸》
第(2/3)页
“还有,”凌风又说道:“你既然身穿旗袍,就不要再夹着这种布包袱,最好是提那种皮包。”
贾秀丽一直紧绷着的面部肌肉,略微松弛了一下,说了声“谢谢”后,转身迈开大步走了几步,大概响起凌风刚才说的话,立即放慢了脚步,但还没走出十多步,她又开始象在游击队时那样,大步流星地朝前走去。
凌风摇了摇头,心想:以出色地下工作闻名于世的共产党人,怎么会派出这么个棒槌来上海从事谍报工作?
贾秀丽走出弄堂后,又七弯八拐地过了几条街,在确认无人跟踪的情况下,她来到了福煦路多福里的美联书店。
这里是新四军办事处的联络点,贾秀丽一进书店,伙计就把她引进后院。
后院有一个天井和五间瓦房,龙可云和整个锄奸队的队员,也就是原太湖游击队的几个骨干,都住在这里。
看到贾秀丽进来后,李虎首先迎上去,从他手里接过布包,充满关切之情问道:“队长,你是怎么了,连到延安见主席那么好的机会都放弃?”
对于红军北上后,一直留在南方打游击的游击队员们来说,能够到延安见到主席,那是一辈子的荣耀和幸福,有些同志浴血奋战了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贾秀丽却主动放弃,不仅是李虎,几乎所有知道这事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贾秀丽却说道:“我又不是对革命作出了什么贡献,要到延安去接受主席和中央的接见,一个伤病号跑到宝塔山下,那不是给中央增加负担吗?”
龙可云笑着让贾秀丽坐下,转而对大家说道:“秀丽同志说得对,我们不能给主席和中央增添负担,等赶走日本鬼子后,我们再去延安,接受主席的接见!”
贾秀丽转身又从李虎手里接过布包,从里面拿出凌风给她的手枪、匕首和几块大洋往桌子上一放。
龙可云一看那把王八盒子和汉奸们经常用的匕首,脸色沉了下来。
“秀丽同志,我不是再三警告过,除非情非得已,我们绝不能进行暗杀活动吗?”龙可云说道:“最后一批民主人士的撤退计划马上就要实施,在这个敏感时期,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因小失大,暴露自己的实力和目标!”
原来在淞沪会战前夕,得知国民党军队即将撤出上海的情报后,原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在潘汉年的领导下,迅速开始了全面撤离工作,其中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陈济棠、茅盾、金仲华、夏衍、胡绳、张友渔、刘清扬、宋之的、杨刚、梁漱溟、邓文钊、胡风、蔡楚生等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知名人士和党的干部,都在八路军办事处的组织和掩护下,相继从上海撤到了香港。
但始料未及的是,国民党军队从有序的撤退变成了全面的溃败,一下打乱了撤退计划,还有许多重要人士没有撤走。在日本鬼子和汉奸加紧对租界进行渗透的时候,潘汉年决定尽快组织最后一批重要人士撤走,而具体的掩护工作,就落在了龙可云领导的锄奸队的肩上。
在这种情况下,龙可云不希望发生任何节外生枝的事情。
贾秀丽把进入租界被黄门便衣盯上,直到凌风出手相助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说道:“等我想阻止的时候已经晚了,但看到他们是汉奸特务,后来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听到是凌风出的手,龙可云没什么可说的了,他让其他几个同志出去,只留下贾秀丽和李虎,然后问贾秀丽:“秀丽同志,你觉得凌风这个人怎么样?”
贾秀丽答道:“我怀疑他别有用心。在除掉那两个便衣后,他以掩护我为名,企图探知我们的落脚点,之后又说十万火急想见你,说是帮他发电报,我看他是在试探我们有没有电台。”
龙可云一听,估计凌风一定是得到了有关鬼子进行徐州攻略战的情报,立即把上次经过组织同意,帮助他发过一次电报的情况,向贾秀丽介绍了一下。
接着,龙可云说道:“秀丽同志,这次组织上之所以同意你回上海,一是因为风头已过,我们可以在上海给你更好地治疗;二是经小开同意,组织上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龙可云所说的小开,就是潘汉年的代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