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邓县征地-《回到三国收快递》
            
            
            
                
    第(1/3)页
    刘琦辛苦一个时辰做的红烧鱼,被诸葛亮、魏延和王威三人吃得干干净净。他也不生气,看着自己的杰作被几人哄抢,反倒是有些高兴。
    刘琦随意吃了点东西后,叫上诸葛亮三人到会议室开会。
    现正直二月,春风十里,春雨绵绵。邓县的百姓正准备着播撒谷种。
    衙门会议室内,刘琦四人也正在为耕种商议着。
    “公子,这就是你所言的厉害种子?”诸葛亮指着水稻种子问道。他没看出这种子与平常的有什么区别,到是那包装看着很稀奇。
    “对,这就是高产种子。”刘琦说到。
    “这种子有何不同?”魏延问道。
    “现我荆州百姓一亩地有多少石粮食?”刘琦问。
    “大概三石粮食吧!”王威回到。
    其实三石粮食已经算是高产量了,若遇到天灾等情况,可能就二石粮食左右。
    “我这差不多一亩地十石粮食。”刘琦得意的说道。
    刘琦可不是在开玩笑,这种子在华夏国可是亩产两千多斤,一百二斤算一石的话,大概二十石左右,刘琦考虑到这里没有肥料和农药,保守说了个每亩十石粮食。
    “十石?”众人皆不可思议的望着刘琦,这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公子不要唬人,哪有每亩十石粮食。”魏延说道。
    “是不是十石粮食,今年秋天便可知晓。”刘琦也难得解释,邓爷爷说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刘琦将那本水稻种植的书籍交给诸葛亮,种田的事交于他去打理。孔明望着纸质书籍,顿时两眼放光的。打开一看,脸瞬间又凝固起来,即使他饱读诗书,这书上的文字他看着很熟悉,但就是不认识。
    没办法,书上全是华夏国的白话文字,刘琦只能结束会议,做一次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诸葛亮。只知道华夏国的人们学文言文很费劲,但却不知诸葛亮学白话文更费劲。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琦吩咐魏延去征地,自己则在府邸传受诸葛亮知识。同时教厨仆应用调味料。
    诸葛亮不愧是能人异士,几天时间就基本把书上的内容学得差不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