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想吃面。” 苏楠道:“那就饿着。”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但还是打开冰箱拿出两个西红柿和四个鸡蛋要准备两人份的面。 方锦程从她手上抢过鸡蛋和西红柿,挽起了袖子。 苏楠没好气的看着他,转而揉揉肩膀上楼去了,忙了一天了,去过免税区之后她又回所里拿了点资料,不然能回来的早一点。 等她洗过澡换过衣服下楼,西红柿打卤面已经做好放在桌上了,只有一碗,她看了一眼客厅里双手环胸静坐的某人也懒的去问,自顾自的吃起了面。 “莫晓晓明天要去采访你,你别忘了。” 苏楠听闻抬头,他不说她还真有点忘了,因为苏楠之前被记者诽谤的事情终于沉冤昭雪,很多记者想再来采访她。 莫晓晓作为《与法同行》的主持人,和苏楠又是朋友,有着双重优势才能有机会采访,其他人都被苏楠给推了。 无非也就是问一下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什么感想,为什么要忍,如果当时没有其他证人录像怎么办。 “杀人烹尸案能不能再宽限几天?” 沙发上的人转头来看向苏楠,他那不属于年轻人的,太过成熟的眼神让苏楠有点不敢对视。 “你就这么护着他?” 苏楠没好气道:“这个案子在别人手上的时候有十五天的破案期,到了徐师兄的手上就只有一周内必须破案的死命令,他已经查到线索了,但还需要几天。” “你要相信你的徐师兄,无所不能,哪怕只有二十四小时,他一定能破案!” 两个人隔空对视,虽然没有硝烟和战火,但他们知道,这梁子结大了。 苏楠天还没亮就去派出所了,开着她那辆早就该下岗的普桑径直往苏苏所在的经管学院而去。 这个时候天才刚蒙蒙亮,从学校走出校园的要么是早起兼职的学生,要么是准备去其他学校上课的人。 她将车停好,气定神闲的等着,时不时的看一下手表,很快,她就等到了自己要等的人。 下车,出示证件,苏楠道:“打电话请个假,跟是去一趟派出所。” 姜波的学长在毕业后因为租不起房子就住在了学校,很多在校大学生会因为种种原因外出租房,所以他很容易就租到了一张宿舍床位。既能住的便宜,也能吃的便宜,而且不用担心跟社会上的陌生人相处,更重要的是,苏楠找他比较容易。 将人带回了派出所,苏楠将自己顺路买来的包子给了他一份:“姓名?” “李,李维……”小青年个头不高,有种营养不良的消瘦,西装穿在身上还略显得肥大。 头发油腻不说,连脸好像都没洗,给人印象不怎么样,这种不注意个人形象的人在公司想转正估计够呛。 苏楠看他一样但道:“年龄。” “26……” “身份证给我看看。” 李维从钱包里抽出身份证给苏楠,她登记了他的身份证信息和籍贯又还给了他。 虽然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但和姜波并不是老乡,除了一个学校这个共同点之外并没有相似之处。 “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单位在哪里?有没有单位人事部的联络电话?” “有,有。”回答苏楠的提问,他将公司的名片交给苏楠。 “你现在收入多少?” 李维还没开口就微微脸红起来,收入是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他们这种走出校园没多长时间的人来说。 看到他这个表情苏楠就知道他是不好意思回答了,收入如果高的话也不至于租学校的床铺。 “收入多少?”她想要一个准确的数字。 “税后不到两千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