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荆州局面一片大好-《青龙三国》
            
            
            
                
    第(2/3)页
    只要他们被困在襄阳城内,那自然是没什么更多结局了。
    不降便死!
    所以大概在两个多时辰之后,襄阳城内的战事基本上结束了,各种安民措施也被颁发了下去,再加上之前那些和蒯氏一起投诚朱卫的大族大户人家派人主动配合下,襄阳城内也没有发生混乱什么的,基本上算是安定的过渡了。
    即便是看护襄阳城西外围的柳子关刘表守军也是主动投降了,没有发生逃散崩溃什么的状况。
    如此整个襄阳城算是真正落在了朱卫手中。
    随后从襄阳城这边也有两拨信使往新野和江陵方向派了出去,分别是去说降文聘、张绣和蔡瑁的。
    朱卫借着他们这边给出回应答复的时间,在襄阳城顺势也整编一下襄阳的刘表降卒,同时将留在宜城的七、八千刘表降卒也押送来了襄阳。
    这次襄阳城内刘表降卒中原本属于正规兵卒的一万人,大概投降了八千多,然后刘表从青壮民夫中招募的新军大概有两万人,投降了至少一万六千多,至于其他两万多从襄阳城内外周边庶民百姓中招募的青壮民夫,索性被朱卫解散回家了。
    可即便这样,朱卫这次收降的刘表兵卒加起来也有三万多了。
    朱卫依旧按照惯例从中筛选了四十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兵卒编为辅兵,日后或是解甲归田,或是寻地屯田,然后选了十六岁到十八岁左右的编入朱卫的中军营,作为青年后备军培养。
    至于其他的兵卒,再淘汰一些体弱之人后,基本都可以编为正卒了。
    结果三万多刘表降军中淘汰了大概五千多人,中军营收编四千多青年军,其他却还有两万四千多合适的人员,可以编为正卒。
    这么多人都可以独立成立一部兵马的,但朱卫现在也没有可以独立领军的忠心大将,自然不能分立出一部兵马来。
    所以朱卫只是从其中分出四千多原本刘表的正规兵卒,填补到了太史慈神箭营、庞偃熊魃营中,以补充此战的兵力损耗,至于其他近两万兵卒暂时也留在了朱卫中军营的编制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