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袁尚的战略-《青龙三国》


    第(2/3)页

    所以袁尚在如今这个时间阶段,提出了这样的战略构想也是很合理的。

    只是如今朱卫军的庞偃所部熊魃营却占据着朝歌、荡阴、黎阳之地,所以按照袁尚的意思便是应该先行调用大军攻袭朱卫军的庞偃所部,然后在黎阳县这边构造防线和朱卫军展开正面对决。

    现在袁尚代替袁绍统管大局,他的意志自然也就是袁绍军的战略核心思想了。

    最终袁尚决定了下一步的战略方案,他留下了许攸督军两万继续驻守邺城,确保留在邺城养病的袁绍安全,继而袁尚亲自带着逢纪、审配,领兵近十万先行向荡阴出兵,便对朱卫军的庞偃所部发动了攻势。

    说起来袁绍军骤然的反袭,还真让驻防在朝歌、荡阴、黎阳一线的庞偃、诸葛亮有些意外。

    毕竟之前他们奉命到了这边防御袁绍军南下,却是采取了出兵袭扰邺城的攻击性防御战略,而此前袁绍军这边基本上采取了被动防御的战略,完全没有反攻的意思。

    可如今袁尚做了决断之后,在逢纪、审配的支持下,袁绍军很快便做出了出击的动作。

    于是袁军的第一目标就是距离邺城最近的荡阴县所在了,这荡阴县地处华北平原地带,四周虽然有荡水在县城南边川流而过,可整体来说还只是一处小县,易攻难守。

    而庞偃在荡阴县这边也只是派了凌操、雷薄二人带兵近万驻守,结果袁绍军的前锋便有近三万之数,直接便往荡阴县奔袭了过来。

    凌操、雷薄担心军队会被围堵在小小的荡阴县内,所以没有据守荡阴县城,主动引军出城接战。

    结果因为兵力对比实在悬殊,朱卫军又是仓促应战,于是在凌操、雷薄损失了不下三千之数的兵力后,便主动从荡阴县撤军了。

    随后袁尚带着后军主力赶到,一方面分兵去攻袭了黎阳县,一方面也是带着主力大军往朝歌方向逼近。

    面对袁绍军的强势来袭之势,庞偃和诸葛亮商议之后,只能把驻守在黎阳县这边的周泰、蒋钦之军也撤了回来,继而全军在朝歌集结,准备迎战来袭的袁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