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祭天大典-《剑守长安》
            
            
            
                
    第(1/3)页
    第186章  祭天大典
    长安城。
    祭天大典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这是最近长安城最隆重的仪式了,一般三五年才一次。
    而近些年,唐国内外祸乱不断。
    唐国子民都知道,唐国边疆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数十次战事,李建军战死在匈奴,这是不少唐国子民都津津乐道,也各自惋惜的事情。
    太子李建成,  五公主,武军集,等人逼宫谋反,最后兵败,让长安城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唐王年迈,  开始昏庸,  甚至世人传言贪恋美色……开始残暴无道,将钦天监上下一干人等斩了八九成!
    可事实上,斩杀的人全部是其他人,真正钦天监的人已经被李建志给暗中替换成了其他死囚。
    总之而言,唐国最近很不太平。
    所以,礼部,儒家,还有各种大臣,三朝元老,都提议举办祭天大典,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祭天大典。
    祭祀天神,祭祀上天。
    祭天是古代的重大祭祀,不同民族的有各不相同的祭天仪式。
    大典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
    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祭天礼复杂而完整,主要过程包括迎神、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
    冬至祭天,盛于盛唐,最为隆重尊崇,并且逐渐流传至民间,演变为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  称为“祭冬”或“拜冬”。无论是举国祭天还是民间祭祖都表达了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朴素愿望。
    祈福。
    以祭天大典的仪式,聚集唐国上下所有子民的心中信仰,美好祈福,凝聚唐国之力。
    加持唐国气运,这也是这一次祭天大典的意义。
    这一次祭天,可谓是筹办了许久。
    得到了各方各派的支持,就连唐王李开明也很重视,长孙无忌也亲自督促礼部,儒家也派出弟子相助。
    李建志,李建泰,李建功,三人都对这一祭天很关注。
    因为这次祭天,很有可能将士他们父皇最后一次主持仪式了,很有可能就地宣布储君太子是谁!
    随着时间的推移。
    祭天大典即将开始。
    不知为何,李剑白心中对这一次的祭天大典有些隐约不好的感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