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四章 论商-《大明威宁侯》


    第(2/3)页

    放手让董明昌去做,自己打出名声,财源不会少,何乐而不为。

    蹇怡璇激动道:“百姓收入增加了,也能充实国库,还能做军粮,现在朝中两难,正为安南的事发愁,如果有了这红薯,那岂不是?”

    陈远摇头道:“安南的事迫在眉睫,红薯普及没有那么快,主要种植还是春季,岭南的天气可以两季,而且也不可能餐餐吃红薯,还要以稻谷为主。何况,没有两三年,红薯没有那么容易推广起来,我一直在观察,就是担心它的长势会遇到阻碍,就目前看来,是没有问题的。”

    蹇怡璇闻言,才反应过来,苦笑:“是了,是我太心急了。”突然道,“看公子气定神闲,莫非有办法?”

    “要解决当前的难题,办法不是没有。”

    “公子以为,当如何做?”蹇怡璇脱口而出,忽而又觉得有些失礼,毕竟,他明面上还是赵王的人。

    陈远叹道:“国库空虚,这是不争的事实,安南虽小,但牵动我大明的几层财政,如果只是反复平叛,长此下去,大明疲于奔命,拖也拖垮了。”

    “莫非公子也觉得,我们该放弃安南?”

    “不然,安南国土不大,但寸土不让,为今之计,出征的必须的,至于军资嘛,现在有钱的,只有贵族和商人了。贵族的利益动不了,只能再商人身上下功夫了。”

    蹇怡璇皱眉道:“从大明开国以来,商人地位低下,税收高,如果再增加税收——”

    “当然不是加赋税,为解燃眉之急,是让他们捐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