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赤井秀一报出一个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的名字,解释道: “日本警察厅曾以美国版的NCFTA,也就是「国家网络刑事监视与训练联盟」为模型,创立了日本版NCFTA,所以双方在这方面一直有技术交流和情报共享的部分……” 他顿了顿,仿佛是在回忆着什么,然后继续说道: “其实,最开始我去那个组织卧底的时候,个人的信息情况也被录进了里面的一个‘卧底名单’中。这是为了防止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的上级和其他认识我的人因为意外去世,导致我的身份无法被验明。毕竟,一个卧底的情报得不到采用,那么这个卧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是吗?” 说着,赤井秀一的眸光中闪过一抹嘲讽: “但那种东西既能保护卧底人员,一旦被攻破后,同样也会变成我们的催命符……如果波本真的是公安的卧底,以他的能力名字应该也在那个系统里面。” 原来是这样…… 柯南恍然点头。 隔壁的房间里有加密的卫星电话,目送赤井秀一走出房间,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丝的紧张。 不过,提到卧底名单,柯南可不是在忧虑为什么不把‘琴酒’或‘伏特加’这类纯恶存在的名字放进去进行无脑的问题。 首先真假混淆,最先受到影响的并非是企图窃取情报的间谍,而是那些依赖和建立这个系统的机构。 其次,即便该机构的高层一致决定通过该提案,并且设置圈套让敌对势力盗走了所谓的卧底名单。 但敌对势力也不是蠢货,根本不可能完全按照名单上的人一个一个地杀下去。 他们自会调查名单的真实性。 如果全是假的,这般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行为,最终只会沦为笑柄。 若是真假混合在一块……那就变成了列车难题。 到底要牺牲多少好不容易潜入各个组织的真卧底,才能让这个名单具备可信性,从而去消耗对方的人员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