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知道,这个成例可是很厉害的,也就是我们后面的人,要往前面去找,看前人是怎么做的,比如宋代不老是祖宗之法吗?那明朝也是如此啊,满清也这样。 那老外,就英国来说,其实也是如此的,李鸿章是知道的英国的法律,都是往前看,看看前面是怎么搞的,然后在判现在的案子。 那么一旦这个事情成了成例,日后大清国想要宣誓什么主权,或者说把某些个割出去的地方再拿回来,那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李鸿章打的是这个主意,于是,李鸿章便投出了那样的一票。 本来在所有人的印象里,清国应该是跟美利坚帝国最不对付的,这两个国家是必须要撕吧的,就比如在会议一开始的时候,那大家都看见了,就因为一点儿的小事儿,你看那俩个老头撕吧的叫一个狠,那骂的叫一个凶。 但那种撕吧,是个人之间的事情,这是内部的关于大义的争执,但是放到了外面,那有利可图呀,李鸿章怎么会放过? 所以,明明是一张必然要投no的票,但其实,这张票从一开始就是一张yes。 但其实啊,这个票是迪斯雷利算的! 就是说,李鸿章会投yes,这个事儿一早就在迪斯雷利的算计之中,而这个事儿,搞的如此奇葩的一个民主定主权的事情,其实,根本从头到尾就不是什么民主! 在今天的会议之前,迪斯雷利这位英国的财政大臣主动的邀请李斯特这位美利坚帝国的大使吃饭,两个人在饭桌上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李斯特先生,我很想听到你的再次保证,那就是你们的那位皇帝陛下,他真的要修建一条运河,打通太平洋与大西洋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