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格局打开,全球语言都都纳入进去-《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第(2/3)页

    “包院长,你好。”

    周易便放下手中的东西,一边打招呼道。

    “哈哈,周易,坐,没想到才短短大半年,你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在数学顶级期刊发了论文,不知道全国有多少数学羡慕得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周易摸了摸鼻子,谦虚的说道:

    “运气好,运气好。”

    “哪有那么多的运气好?有些人这辈子都没这种运气,有些人这辈子还要跟人合作才能发,有些人这辈子到晚年才做出成果,少年天才,当之无愧。”

    包院长十分认真的说道,显然,他对大夏国数学圈了解得很多。

    周易实在是听不出来这是在内涵谁。

    听出来了,也当没听出来。

    周易尴尬的笑了笑,不想说话。

    “夏雪昨天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了,我觉得很不错,学数学,就得会应用,搞了一辈子理论,最后却是别人把你的成果拿去赚钱,想想不亏吗。”

    包院长继续说道。

    周易:...。

    这货阴阳怪气的水平,咋就这么高呢。

    “你是不是觉得我非你们数学圈内人士不知道里面的门门道道?”

    包院长看着周易继续说道。

    “没有没有,您的见解确实很高。”

    周易只能附和道。

    “哼,小滑头,我以前本硕就是学数学的,只是后来换了方向而已。”

    周易:???。

    什么鬼,弃数从文?

    这是有故事的大佬啊。

    “不少搞纯数的不外乎都是想着做出成果,然后载入教科书,名垂青史,万古流芳,成为数学某一学派的开山鼻祖;

    自降身份去搞应用,嫌丢人,我还不知道了。”

    周易:...。

    虽然有部分这种人,但是只是极少部分,大多数还是还是纯粹的爱好,兴趣。

    支撑无数大数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一生,真的是爱好,是兴趣。

    哪怕在某个方向失败了千百次,但是愈挫愈勇,永不放弃的精神,就是兴趣与爱好带来的。

    让他们违背自己的兴趣去搞应用,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

    而且一些老的数学家,也没那么精力去搞应用。

    还得是五十岁之前的年轻人才有这个精力。

    “你们院长应该也是让你专心搞理论对吧?”

    包院长又说道,

    “不然你们数院那么多项目,怎么不会让你参与。”

    周易尴尬一笑,说道:

    “是这么个意思,只有理论扎实了,以后选择的方向才对,哪怕是去搞应用,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也做不出个大名堂来。”

    包院长感叹了一下,说道:

    “也是这个道理,只是一些人我实在看不下去罢了,算了不说了,你说的那个科研助手,其实可以把目光打开。”

    周易知道是重头戏了,认真的听着。

    “你想想,整个大夏国这么多民族,光是语言都是75种,除去已经失传的语言,至少也有几十种,

    这一部分的语言是不是也可以放进你的科研助手?”

    周易感叹,不愧是老家伙,想法就是多,这样赚的钱不就更多了吗。

    “包院长好想法。”

    包景南继续说道:

    “这样不仅方便新人与民众了解学习,也能让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当夏雪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就觉得是个不错的点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