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易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这个温度,在巴蜀几乎就没出现过,肯定是这个人工智障没有把我的模型看懂。 周易暗骂,然后亲自开始计算了起来。 数据的处理,程序的编写,一系列操作之后, 周易不可置信的看着最后的数据。 最后计算出的温度时间图像,甚至是精确到了哪一天, 图像先是上升,紧接着就是连续多日的平缓上升,直到八月下旬才会急剧下降。 “什么垃圾结果。” 周易把手中的草稿纸全部揉碎, “肯定是这模型有问题,劳资今天在换个思路做做,还就不信了。” 周易一个人喃喃自语, 杨帅与张远看着有些入魔的周易,不明所以,最终还是杨帅问道: “老周?” 周易摇了摇头,说道: “没事,我的论文模型出了问题,一直改不对。” 听到这里,杨帅与张远没有说话,罗云也把转过来的脑袋转了回去。 周易决定分两次建模,一次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结合,一次利用传统的气象预测数学模型, 双管齐下,不信还能错了。 周易让牡丹在互联网上偷偷获取现在以前的卫星雷达数据,通过持续迭代升级和改进网络结构与算法模型,提高雷达回波预报的准确率,确保结果的准确率。 一直忙碌到晚上一点多, 最后得出的结果基本没有啥变化。 周易喃喃念道: “不科学,一点都不科学,现在五月中旬,未来的变数还是太多,等七月的时候在拔取数据算一次,现在的结果不准。” 周易还是不信自己亲手算出来的结果。 明明符合所有的数学逻辑,明明用到了新的算法,可这个结果,说出去也没人信。 周易最后还是把整个结果整理成了一篇新的论文,至于其余的论文,明天再改吧。 翌日一早,周易起来看一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是关于地球动力学的论文。 这位兄嘚的论文就比较剽悍了。 好像是被导师坑了,发现地球动力学这个分支都是错了,在论文中大骂特骂, 甚至说这门学说是新时代的神学。 周易一时间也愣住了,这篇论文关于地幔对流、地幔柱的一些理论,周易根本看不懂。 但是里面的数学模型却能看懂, 周易捏着鼻子给他改了改,马德,这种文章发出去,你还想不想毕业了,就没见过这种勇士,直接否定自己研究的整个方向。 反正周易是肯定不会得罪一个分支的所有人,多少人指着毕业呢,你个愣头青却想要掐死自己的领域。 而且是非过错,这篇论文中也没给出铁证,只能算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想。 改完之后,周易不停的改剩下的八篇论文。 剩下八篇论文就比较中规中矩了, 没有第二位那么奇葩。 只是让周易意想不到的是,那位专科生的论文作者,竟然是去年跟自己一起获得高教社杯的人, 周易拿的本科组高教社杯,她拿的专科组的高教社杯, 最为关键的是,这篇论文本身的价值就能发中文核心。 周易不得不感叹,现在都这么卷了吗。 中文核心,一些研究生毕业要求也不过如此了吧。 能拿高教社杯的人,果然不容小觑。 全部修改完毕之后,周易立马在自己的四个平台公布消息,并且把论文邮寄回原主人, 周易担任每一篇论文的第二作者。 十个论文第一作者均表示如果文章顺利发表,都会在围脖上为周易宣传。 看到这些作者这么说了之后,周易相信,科研助手app用户肯定会迎来一个飞涨。 四个平台八百万的粉丝,粉丝基数在那里呢。 最后,周易在四个平台写到, 【会员用户数量达到十万,将会再次开启抽奖模式,依旧是指点写论文,下到专科,上到博士研究生,仅限理工科财经类方向,文学类除外。 抽取的数量直接从十人变成二十人。】 开通会员,现在也只需要十块钱一个月,比起某度、某网、某些视频来说,简直是一个良心价格。 处理完app的事情之后,周易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下渝师大的杨院士。 那篇气象科学的论文,在周易内心仿佛成为了一个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