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呃,” 周易不知道说啥,这人比自己大了一轮还要多,怎么看上去有些不靠谱的样子呢。 随着火车的前行,周易终于来到了普林斯顿。 檀明明说道: “师弟,我们在拿骚酒店入住,在这之前,首先要穿过普林斯顿的一部分校区。” 周易虽然手里还拉着行李,但是也在不停地打量普林斯顿大学的建筑与风景。 这所大学校园里面的建筑更多的是古典风格,灰白色的石头有着厚重的历史感,但是并不压抑,这是周易的想法。 拿骚酒店就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后面,只隔了一两条街道,非常方便。 酒店的设置很古朴,里面的色调是深色典雅的,让人感觉远离浮华。 在这所酒店的墙上,有不少大佬的照片,基本都是数学课本里面的人物。 檀明明给周易说道: “这是德利涅教授与米尔诺教授的照片。数学三大奖章(菲尔兹奖、阿贝尔奖、沃尔夫奖)的大满贯得主,站在了数学最为巅峰的几个人之二。 至于他们的成就,相信你也清楚,我也不多说了。会议还有三天左右的时间就会开启,我带你去看看会议的地点,这几天有什么事情就尽情吩咐明明吧。” 檀明明十分热情的说道。 墙上的大佬是大佬,眼前的周易也是大佬,不出意外,周易也将会拿个大满贯。 而且还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 不在他拿奖之前舔,难不成还要等他拿奖之后再来舔? 到时候恐怕就没我檀明明的位置了。 周易点了点说道: “嗯,好,谢谢师兄。” 数学界三奖得主,这个世界目前就周易所知,好像只有五个人, 另外三个是格雷戈里·马古利斯、约翰·格里格斯·汤普森与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让-皮埃尔·塞尔。 五人谁强谁弱不好说,但是德利涅有克拉福德奖。 但又有菲尔兹奖、沃尔夫奖与克拉德福奖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德利涅,一个是丘城同。 所以在某些斗音币乎围脖与c站的评论区大佬评论之中,真正的大满贯只有一个,那就是皮埃尔·德利涅教授。 周易记住路线之后,开始思考要不要去拜访一下米尔诺教授,米尔诺教授也算是给了自己许多的帮助。 一些数学思想,周易也通过电话询问过。 周易决定去拜访一下,说道: “师兄,带我去拜访一下米尔诺教授?” “现在?不先吃饭?” 檀明明吃惊的说道。 “不用,” 周易说道。 “那好,跟我走。” 檀明明说道。 不多时,周易来到了一间院落。 “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跟米尔诺教授说一说。” 不多时,檀明明出来了,除了檀明明之外,还有一个白发老者。 “嘿,mr.zhou?我是米尔诺。” 米尔诺十分自来熟的介绍道。 周易走了上去,尊敬的说道: “你好,米尔若教授,我是周易,感谢之前您给与我的帮助。” 米尔诺直接给了周易一个熊抱,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 “祝贺你,又解决一项世界级猜想,还会获得百万镁金。” 米尔诺十分热情,拉着周易往屋子里面走。 周易有些惊讶的说道: “论文您也看了?” “看了,普林斯顿研究解析数论的人都十分看好你的论文,特别是那里面的新的数学工具,十分新颖,我觉得好像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拓展,只是他们目前还看不是很懂。” 周易眉头一扬,不愧是三奖得主,当真是犀利,竟然能看穿自己的解析法还能进行二次拓展。 关键这还是解析数论,不是他擅长的地方。 满贯得主,当真是没一个省油的,丘也这么说过。 这些老家伙眼光很叼专嘛。 周易与米尔诺交流了很久之后,才在檀明明的带领之下,来到了自己房间。 辞别了这位热情的师兄之后,周易才躺在床上,消化与米尔诺获得的一些新的东西。 果然,还是要多与外人交流,才能获取一些有用的东西。 单靠系统,除非每次都抽到灵感乍现,或者直接抽到世界级猜想的证明方式, 不然的话,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也许别人暂时用不上的东西,在你这里就是锐利的刀剑,你暂时用不上的数学工具,在别人手中,就是他的利器。 时间一天天过,周易也时长去拜访米尔诺教授,也经过米尔诺教授的指引,认识了德利涅教授。 广博的知识,让周易叹为观止。 每一位数学大师,都有着极为广大的见识。 时间终于来到了颁奖典礼的前一天,周易除了有些激动之外,还有就是有点紧张。 想起上次在世界顶级数学家面前发言的时候,还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 这次,恐怕整个世界搞解析数论的大佬,都会来这里。 翌日上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最大的报告大厅摩肩接踵。 除了受到邀请参加会议的数学家之外,还有不少不请自来的数学教授与学生。 这些学生大多是跟着自己的师父一起来的。 有的则是就是这所大学的学生,还有一些是自费来的。 这些人虽然没有收到具体的颁奖时间,但是不妨碍他们提前来。 有的甚至一晚上都没回去。 来晚了的人只能在过道、走廊这些地方观看,至于墙脚,早就被人占满了。 而不少的媒体,则是在大讲台的下方,有镁国本地的记者,也有欧洲的记者,当然大夏国官方的记者也没有少。 至于其余国家与媒体的记者,也是人头攒动。 百万镁金、号称比费马大定理还要难的比尔猜想,有足够的噱头让这些媒体与记者疯狂。 他们甚至都写好了两份草稿,一份周易成功的草稿,一份周易失败的草稿。 在会议结束的时候,配上几句周易的经典发言,以及图片,就是一片流量十足的新闻。 报告10点开始,将会留足够的时间给在座的大佬们提问。 从论文发表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能够看懂的人已经看懂了。 看不懂的人,可能要看个半年到一年。 这场报告之后,据米尔诺教授所说,怀尔斯还会组织6-8人的评审团队,综合周易报告会的会议记录进行同时间的独立审稿, 最后汇总所有的审稿意见,在给出最后的决定。 可以说,周易能不能拿奖,就看周易能不能够把自己的独创工具解析法解释清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