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张秋-《牟明》


    第(3/3)页

    小七知道他想问什么,答曰:

    “大人在京师的都察院同僚,已经有人上书,说太子年岁渐长,已经到了开蒙的时候,不可再任性在外了。”

    徐有贞听了,手捋长须,暗自得意。

    这种事儿他都不用出面,自然有人友情助攻,只要有人开头,其后自会有人不断跟进。

    这种占据大义,绝无后患的柬议,文臣们哪有不愿意发声的,且看这位娘娘还呆不呆得住。

    “小七啊。”

    “在,大人。”

    “明日休息一日,然后还是回老地方,给我继续盯紧泰安,见机行事即可。”

    “是,大人,若无他事,属下告退。”

    “嗯,歇着去罢。”

    待小七退出大帐,徐有贞从几上站起,背着手边走边寻思。

    他觉着宫里的孙太后不会安分,早晚要出手对付这位正宫娘娘,逼其携子北返京师。

    毕竟泰安州太远,孙太后鞭长莫及,回到宫中,能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

    那位虽然登临大宝,但皇宫中,还是这位立了两任皇帝的太后说话更算数。

    而且在那位娘娘的北返途中,太后同样有施展拳脚的地方。

    至于自己,只能静观其变。

    可惜啊,原先一直想找门路投靠孙太后一方,惜乎无人引荐,或者说是自己还没有得到信任,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如今若是能暗中出把力,想必能得到太后青睐了罢。

    别的也不多求,只要能把金銮殿那位,还有执掌兵部的那个人搞翻搞臭搞下台就行,否则自己这一辈子,始终要因为南迁之议而遭人耻笑。

    哼哼,以为给个治河的职司就能让我善罢甘休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