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出征不带一个兵-《将骨》
第(2/3)页
这回刘彻召见秦城的地方是建章宫,领秦城去见刘彻的是侍郎东方朔。建章宫在长安城外,依太液池而建,宫内草木浓郁,溪流潺潺,比起未央宫多了几分自然的味道,少了几分**肃穆,这个时节正是一副春意盎然好景色。
“陛下这两年在建章宫召见的臣子极少,踏足过建章宫的臣子只有卫将军、韩大夫寥寥几人而已,哦,还有前丞相窦婴。”路上闲来无事,东方朔便跟秦城闲聊起来,自打东方朔那日在秦府醉过酒之后,两人的平日里走动不少,关系自然更加亲近,而且东方朔此人为人放-荡不羁,做事说话完全没有什么顾忌,“秦兄,你可知陛下今日在建章宫作甚?”
“不知。”秦城淡淡道。
“今儿是上巳节,陛下在建章宫为宫里的贵人们举行祓禊泼水仪式,这可是个大事儿。秦兄莫非忘了今日是上巳节?”东方朔对秦城说道,好似在为自己有本事知道刘彻的活动而炫耀。
“这个自然是没有忘记的。”秦城说道,旋即压低了声音对东方朔道:“东方兄可知最近有什么大事?”
“还能有什么大事?”东方朔撇撇嘴,轻松道:“还不是闽越王作乱,陛下为这事儿已经发过火了。”
“如今大汉跟匈奴正处在对峙时期,关键得很,闽越王在这个时候挑起事端,陛下岂有不发火的道理?照此看来,只怕这回陛下对闽越王要着重处理了。”东方朔又道。
“嗯。”秦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之前几回去跟闽越王打交道,陛下都是让卫将军去,不过这阵子卫将军身子有些不好,恐怕陛下要另选其人了。”东方朔说道,说罢饶有深意在秦城脸上来回打量了几眼,那神态就是说,可能就是你了。
秦城对此早有预料,但是东方朔好心提醒自己自然不能佛了他的面子,便道:“多谢东方兄提醒。”
“我可是什么都没说。”东方朔收回目光,认真道,好像他自己真的相信自己什么都没说似的。
把秦城送到了建章宫,东方朔便回去了,秦城在刘彻近侍的带领下,踩着林间小道,走向建章宫深处。
远远看见刘彻的时候,他正在为宫里的那些贵人门洒水祈福,一根长三尺左右的柳条,沾了水撒到那些紫色各异的贵人门身上头上,得到一两声吃吃的道谢声。
上巳节在《周礼》中有记载:“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城乡人民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斯情斯景几乎可以和彼时的清明节划等号。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异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说的也正是这个时候的上巳节。
那近侍去让秦城在一旁等着,他自己去跟刘彻禀报了,过了半会儿,刘彻将祈福做完,接过近侍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着手一边回头对秦城道:“别敢站在那儿了,坐吧。”
“谢陛下。”秦城躬身行礼。
“今年天道不错,这才三月便已经如此暖和,是个好兆头。”刘彻笑着道,“古人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倒是幅好景象。”
说罢,刘彻喝了口水,对秦城道:“前些日子你递上来的那篇文章朕已经看过了,文章写的不错,倒有几分见解,你说这是渭水河边一士人所作?”
“正是,那人名叫窦非。”秦城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