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白糖糕与新制-《度神纪》


    第(2/3)页

    不过,枢密阁会同时向陛下汇报各项预算将从何而来,例如,在国库已无盈余的前提下,需要陛下决策兴修宫殿的钱款是从赈灾款、军饷里出,还是加税。

    当然,枢密阁还会告诉陛下,所有选项选择后可能导致的问题:从赈灾款里出,可能会民变;从军饷里出可能会哗变或者边防荒废;加税的话则又会如何等等。”

    赵启满意地点点头:“如此一来,即便是如启这般不懂政治的皇帝,也能在枢密阁的帮助下理政了!”

    “可如此一来,所有政令看似是陛下下达的命令,实际却是由枢密阁集体决策的结果。”高略说完,仔细观察赵启的神情。

    “您说得对。”赵启闻言也皱起了眉头。

    高略见赵启面有难色,心中不由叹了口气,即便是这位一心想要改制的皇帝,也不愿意皇权被如此削权吧。罢了,看来还是做好被否定这一制度的准备,“所以这些只是老臣一己之见……”

    “所以枢密阁成员的选拔、任用就极其重要了,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才行。”赵启郑重点头道。

    “您认同?”高略大吃一惊,“陛下,不若老臣再对您解释一下这一制度吧?”

    “高叔,不必了,我听得很明白,新制之下,皇帝的权利会被大大削弱,政权将会更多交给枢密阁。

    但我想过了,迄今为止,所有百姓能不能过好日子,全看运气,遇到好皇帝,可以太平几年,遇到不好的,恐怕就要受几辈子穷。

    这些追根究底,都是因为皇帝权利太大。若是实施您提出的新制,皇权受的制约会很大,但如此制度能让百姓即使遇到暴君也不至于太苦。既如此,启不但认同,更愿意全力推行。”

    高略深深看着坚定的赵启,心中浪潮翻涌,眼前这位平民皇帝,或许会是大义的千古一帝!

    “请允许老臣,代表大义百姓,向陛下一拜!”高略双目含泪,郑重行了一礼。

    这一次高略没有阻拦,而是在赵启起身时上前将他扶起:“所以,高叔快将您对枢密阁成员的选拔制度说一说吧。”

    “六部阁首,可由地方最高官员或戍边将军中选拔,这些人五旬告老,45岁开始入职内阁,任职5年即可正式告老还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