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金银金银(十八)-《盛唐破晓》


    第(2/3)页

    “呵呵,你以为后突厥以大藩地位,只献上九个勇士,很出风头么?”郑镜思脸上布满了鄙夷,“不,像极了小丑”

    郑镜思说完就走,大袖飘飘,踏着门前中轴线,步履端方,孤傲不可一世。

    身后,杨我支发出一声困兽一般的嘶嚎,将门窗拍打得啪啪作响。

    行宫,佛堂。

    晨昏定省,乃是人子孝道,虽说武后虔心礼敬佛道,除了上官婉儿和谢瑶环,不见外人,该尽的礼数,相王李旦不敢有丝毫疏忽。

    “儿臣李旦,恭请母皇圣安”李旦在佛堂外跪地叩头。

    吱呀一声,殿门翕张,里头走出了两人,一人是意料中的上官婉儿,另一人竟是权策。

    “相王殿下,陛下圣躬安好,请回”

    这么多日子,上官婉儿的话千篇一律。

    今日听来,格外刺耳。

    他的母皇要清心,不见人,他这个儿子每天早晚请安,一面都见不着,权策却能登堂入室,到底谁亲谁疏?

    一阵阵荒谬的感觉袭来,李旦脸色也跟着怪异。

    “权策见过相王殿下”权策躬身行礼,刻意多说了句,“为外藩之事,臣特意前来请旨”

    李旦勉强点头,伸手示意权策同行,口中道,“大郎却是个有本事的,稍加调理,竟让大周的行商都成了利器,分化外藩,逼迫得他们无路可走,真真匪夷所思”

    权策依着礼数,落后半步,从容回应,“都是陛下高瞻远瞩,权策不过受命而行,不敢贪天之功”

    中原天朝物产丰盈,工艺超卓,外贸历来占据绝对优势,只要武力不落下风,能抵住压力,完全可以借此大作文章,行商的力量从来都有,只是历朝当道,衮衮诸公,没人愿意正眼看待,不乐意搭理罢了。

    “嗯,郑御史这几日料理外藩琐杂事,待人接物,也颇为严整,大郎知人善任”李旦调整好了心情,努力作出和蔼模样,“我前几日不明详情,为人蒙蔽,言语有差,大郎莫要介怀”

    权策心中有数,笑容不变,“殿下言重了,都是朝堂公事,各抒己见,乃是平常,易地而处,权策也会直言不讳”

    李旦愣了愣,听出他话中有骨,沉默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