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熙熙(终)-《盛唐破晓》


    第(2/3)页

    狄光远将供词收回,后退半步,向高力士微微躬身,“阁下今世坎坷,丹心热血,求仁得仁,愿来世,投生平民百姓家,粗茶淡饭,终老林泉”

    高力士双手掩面,痛哭出声。

    狄光远转过身,迈开大步,囚牢中的一丝光亮,也随着他的离去,而消散无踪,黢黑不见五指。

    神功元年二月初,武后还朝视事,大理寺卿狄光远上奏相王滋扰山南道地方,草菅人命一案。

    “经核查勘验,此事或与相王李旦无关,系相王府管领太监高力士假冒上意,擅自指使王府豪奴所为……高力士业已具结认罪,赴山南道为祸一行,相王府刘执事等人,负隅顽抗,皆当场伏诛……臣等于刘执事等人藏身之所,查获山南道襄州刺史韦玄挺襄州通商府及各州官员等人共计三十六人,沆瀣一气,贪渎通商府银钱,坐地分赃,罪证确凿,伏乞陛下圣裁”

    武后朱批下诏,令御史台派员,前往山南道,将韦玄挺等人拘拿回京,从严治罪。

    东宫太子妃韦氏,登时紧张起来,动作连连,策动东宫党羽和梁王武三思等人上奏求情,声称韦玄挺治理地方有功,颇有民望,可追回赃款,易科罚金,以赎罪过。

    相王李旦却是大松一口气,露出了久违的笑意,悬着的心,可以稍稍落下一点,排除了头顶的一柄利剑。

    然而,这两方的悲喜剧,都没有持续太久。

    新安县公文昌右相权策上奏,保举太子少詹事沈佺期为襄州刺史,收拾山南道残局。

    同时奏请,以悔过诚恳为由,将秋官侍郎王同皎洛阳府尹韦汛两人起复原职。

    武后旋即诏准。

    地方上的势力失而复得,继任的仍旧是东宫属官,两员肱骨大将又得以复起,东宫众人弹冠相庆,局面大好,为免节外生枝,东宫方面立时便偃旗息鼓,为韦玄挺求情的声浪迅速减弱,微不可闻。

    哪怕他是韦氏的族房长辈,在政治利益面前,也不过是一枚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

    太初宫,武成殿。

    宰相狄仁杰和女官谢瑶环联名的奏疏入朝,河东道的黑幕一一揭开,归结到底,是河东柳氏的狼子野心。

    笑得开心的相王李旦,跪伏在殿中地毯上,涕泗横流,“母皇恕罪,母皇恕罪,儿臣实不知柳氏胆敢包藏如此祸心,胆大妄为啊……”

    武后阖上了双目,实在不想看他,她很想问自己的幼子一句,若是没有把握做成,不能扫清首尾,为何偏要蠢蠢欲动尝试?

    连通商府的银钱用途为何,有何干系都不清楚,便敢伸出黑手,该说他自信过了头,还是无知无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