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一家老牌国有邮政企业的会议室里,对方一位分管业务的处长,听着朱因描绘的“未来网上购物、包裹量激增”的蓝图,脸上带着礼貌却疏离的笑容。 “朱总啊,你们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处长呷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但是,你说的这个‘淘宝’,毕竟还是个没影儿的事情嘛。 我们现在每天处理的信件、报纸、包裹,那都是有稳定计划和来源的。 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就给出特殊的优惠费率……这个,我们需要研究研究,上报领导审批,流程很长啊。” 话很客气,但拒绝的意思很明显。 对方根本不相信,那个小小的电脑屏幕,能带来他们想象中的海量包裹。 接连碰了几次软钉子,朱因心情有些沮丧。 晚上回到宿舍,她忍不住给陈浩打电话诉苦。 “浩哥,物流这边谈得不顺利。”她的声音带着疲惫和无奈,“他们根本不信我们说的未来,觉得我们在画大饼。 态度都很好,但一谈到实质性的优惠,就打太极,说要研究,要审批。” 电话那头,陈浩似乎并不意外。 “这是正常的。”他语气平静,“固有的体系,对新事物总是抱有怀疑。 你跟他们谈未来,他们只看眼前。 所以,谈判策略要变一变。” 他开始远程教导朱因: “第一,不要空谈未来。 把我们阿里巴巴网站试运营以来的数据,挑能公开的,整理成册,带过去给他们看。 第(1/3)页